2021年12月3日上午,海外教育学院于六楼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题为“立足三个支点,传递知识、方法与态度”的面向全校的教师教学发展研讨会。本次活动由我院教学副院长雷莉教授主持,由来自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全国知名教授王红老师主讲,学院在职教师以及部分外聘教师、其他学院教师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王红教授首先从川大机械学院往届毕业生发来的八个教师节祝福短信说起,提出在面对社会巨大变革时内心的安定、踏实、知足正是接受教育的意义所在。无论今后教育形式如何变化,教育的终极意义始终不变。王红教授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分享了“教育”事业对自己的提升作用,她认为教育能给人带来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献身事业的崇高感、永不疲倦的求知欲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任教三十五年来,王教授最深切的感受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王红教授认为,教育是在学术、艺术与技术之间寻找平衡,探究适合学科和个人特点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而面对不同对象和不同层次的课程,这三方面的权重又有所不同,因此需灵活把握。但学生的需求始终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始终重视“学生需要什么?”“教师想要给学生什么、如何给?”等根本问题,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之后,王红教授分享了关于教师成长之路的个人体会:一定要以扎实的学术为基础、出发点和支撑,用此理念贯穿教学全程。教育是诗性的工作,教师不应只是教育家,而更应是教育艺术家。王红教授还勉励大家应大量读书,让深入思考形成日常习惯,强调教师须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应是“学术的”、“知识人的”,她以杜甫《石壕吏》为例说明了“闲话不闲”的道理。在提问环节,王红教授就互联网时代健康的师生关系应如何构建以及如何增加自身人文素养等问题耐心地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王红教授讲演一如其几十年的教学课堂,风趣幽默而又严谨细致,使大家如沐春风、收获满满。
近些年来,现代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社会话题,社会各界对于未来教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争论,比如,教师还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吗?未来教师会不会被AI替代?部分教育从业者亦感到迷茫。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和王教授的讲演,对于诸如此类的争论而言,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