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氤氲茶香萦绕中,“丝路茶韵 汉语新声” 茶文化国际传播研习活动在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六楼多功能厅精彩启幕。此次活动由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联合四川省茶艺术研究学会共同打造,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的40多名留学生与茶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以茶为媒,开启了一场集“听茶韵、闻茶香、吃茶点、玩茶艺” 于一体的沉浸式中国茶文化探索之旅。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高伟、副院长雷莉出席活动并致辞,学校留学生办公室周艳梅老师及海外教育学院教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Part1. 活动开幕:回溯传承,共启新篇
活动伊始,由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鲜丽霞教授和邓波副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历年中文日活动。大屏幕上播放的“联合国中文日” 历年精彩回顾短片,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从 2021 年雅致的 “诗歌雅集”,到 2024 年充满趣味的《言子有李》方言挑战,每一幕画面都展现着四川大学在中华文化创新传播道路上的不懈探索。随后,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高伟以及副院长雷莉在致辞中强调,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深化语言文化教育与实践融合,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至此拉开活动序幕。
Part2. 活动过程:多维体验,沉浸茶韵
在“丝路茶课” 环节,法学博士、国际无我茶会指导教师邵燕化身 “文化使者”。她曾将中国茶文化远播南非,此次课堂上,她以生动的讲述和丰富的史料,解码茶文化蕴含的哲学与美学,深入阐释 “和而不同” 的丝路精神。从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声,到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故事,邵燕老师带领参与者穿梭千年时光,领略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现场听众无不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
“盲品竞猜” 环节将活动推向小高潮。茶艺师手持六种茶样,引导大家轻嗅茶香,凭借邵燕老师的讲解和自身的感知对茶进行分类。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踊跃参与,互动不断。随机抽取同学挑选黄茶并进行茶艺展示后,六位同学分享了品鉴感受,从茶叶的香气、口感,到冲泡技巧的感悟,精彩发言赢得阵阵喝彩。参与者不仅收获了精美礼品,更在趣味互动中初步掌握了基础茶艺知识。
“宋代点茶” 环节堪称活动的高光时刻。邵燕老师与茶艺师仿若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来到900 年前繁华的汴京。茶艺师现场展示“七汤点茶法”,行云流水般的击拂手法,让茶汤泛起层层雪白泡沫,宛如 “云脚渐开” 的奇妙景观。观众目不转睛,专注观察每一个细节。随后,三位幸运同学获邀上台品鉴点茶,同时品尝搭配的特色茶点。茶香与点心的香甜交融,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宋代点茶的独特韵味与雅致情趣。
投票环节后,“盖碗工坊(鹤鸣茶馆)” 热闹开场。在茶艺老师的耐心讲解以及李志强老师和留学生同学的合作示范下,大家纷纷拿起盖碗,学习“左手托、右手开、三指握” 的冲泡动作,并尝试用四川方言点茶 “老板,一杯素毛峰”。现场还详细讲解了留茶、蓄水、不留茶等茶馆暗号,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四川市井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欢笑声与茶香交织,现场氛围达到顶点。
活动尾声,由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程文副教授揭晓最受欢迎的茶品——红茶。并鼓励呼吁大家利用手机镜头,创作“我的茶故事” 短视频,借助新媒体平台,让中国茶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随后,全体人员上台合影,一张张笑脸与茶香一同定格,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Part3. 活动总结:创新实践,传播新章
此次“丝路茶韵 汉语新声” 茶文化国际传播研习活动,是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在留学生文化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突破。活动通过丰富多样、极具趣味性与体验性的形式,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极大地激发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更为他们搭建起一座传播中华文化的坚实桥梁。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传播意识,让青年学子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新生力量,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