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025届美国籍本科毕业生ADRIENNE JOHANNA POTTIE(中文名:彭芷彦)的毕业论文《基于多媒体认知理论的汉语近义词视觉学习工具研究》荣获四川大学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二等奖;新加坡籍本科毕业生GUO ZHAOSHUO(中文名:郭兆硕)的毕业论文《新加坡华文教材对中华文化的书写与呈现研究——以<华文伴我行>为例》荣获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他们的论文指导教师温松岩副教授、张杰副教授也分别获得学校、学院颁发的荣誉证书。
获奖毕业生彭芷彦感到非常荣幸,回顾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她心中充满感激。她说,首先要向温松岩老师致以最深的谢意。面对复杂且有挑战性的论文课题,温老师始终给予她专业而细致的指导和坚定的支持。温老师宝贵的反馈不仅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更纠正了她的错误思路,深刻影响了她对研究的理解。在温老师的指导下,她不仅学会了如何完成论文,更学到了严谨治学的态度。这份指导对她自己学术和个人成长都至关重要,她将永远铭记。同时,彭芷彦衷心感谢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其他老师们。在进行师生访谈时,老师们不仅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见解,还热情地帮她联系合适的受访学生。老师们无私的支持贯穿了研究过程,她深受感动。彭芷彦还特别感谢朋友杨柳,用中文撰写学术论文充满挑战,是杨柳的耐心帮助让她在修改论文时能直面挑战,杨柳不仅细致地协助修改论文,还解释了每一处的修改原因,让她在提升论文质量的同时加深了对中文的理解。彭芷彦说写作中许多模糊的思路,正是在与老师、朋友们的交流中逐渐变得清晰的。她还感谢所有接受访谈的同学,她说,同学们在复杂主题下展现的热情态度和提供的宝贵反馈,是论文成功的关键之一。
最后,彭芷彦表达对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深深的感谢。她说,尤其难忘在新冠疫情期间,学院坚守教育承诺,老师们在巨大挑战下展现的奉献精神和对学生的关怀,这些令她无比动容。学院老师们高水平的教学与真挚的关怀,使她在这里的学习历程成为了人生中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能在海外教育学院学习中文,她深感幸运与感恩!

彭芷彦 荣誉证书
作为彭芷彦同学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温松岩老师深感欣慰与自豪。谈到整个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温老师评价道:彭芷彦展现出了刻苦踏实的学术态度与钻研精神。从选题阶段开始,彭芷彦便主动思考,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确定了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在设计调研环节,彭芷彦不畏辛苦,设计出相关的视觉工具并找到大量同学做测试,收集到丰富且详实的一手资料,为论文奠定了坚实基础。撰写过程中,彭芷彦更是严谨认真,反复打磨每一个论点,逐字逐句推敲文字表述,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始终。温老师表示,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她自己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从论文框架搭建到内容填充,从数据处理到结论提炼,每一个环节都与彭芷彦进行细致沟通与反复探讨。面对学生在研究方法应用、数据分析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温老师通过案例讲解、文献梳理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针对论文格式、逻辑连贯性等细节问题,她严格对照学校规范,多次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不断完善。为保证论文质量,师生俩前后经历了七轮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对学术严谨性的坚守。温老师认为,这份校级荣誉不仅是对彭芷彦同学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指导过程中,她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以高质量的成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这份荣誉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她希望彭芷彦同学继续保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期待更多同学能以彭芷彦为榜样,在追求学术卓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而老师永远是学生最坚定的同行者和支持者!
获奖毕业生郭兆硕回顾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他感觉宛如构筑一座摩天大厦。他说,与论文导师积极沟通,选定一个既感兴趣又有意义的论文选题,犹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后续的“建设”工作便能有序进行。广泛阅读文献资料,让他获得了诸多灵感与启示,之后再与导师交流,常常使他豁然开朗。合理规划时间,确保了他自己能够稳步完成写作任务,并留有充足时间进行修改。他认为,个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限,一篇优秀的论文离不开一位优秀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郭兆硕表示,导师张杰副教授如同一盏指路明灯,让他在撰写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海外教育学院教师的耐心、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张老师不仅细致地审阅每一稿,还在逻辑结构、论证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建议。他自己也努力将老师的建议融入论文的撰写与修改之中,逐步提升了写作水平,完善了思维逻辑。郭兆硕说他忘不了在身体不适时,张老师对他健康状况的关心,常常提醒他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张老师的嘘寒问暖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温暖与支持。最后,郭兆硕认为,基于个人的经历与感悟,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选题,合理的时间管理,还需要与导师的积极互动,论文的撰写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始终要对自己保持信心。

郭兆硕(左)与导师张杰副教授 荣誉证书
作为郭兆硕同学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张杰老师感到非常幸运。张老师说,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郭兆硕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术精神,这一点尤为值得表扬。在论文选题和开题阶段,他主动搜集并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推敲选题的可行性,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寻求创新。在写作过程中,郭兆硕不仅认真对待每一次访谈,并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而且能够做到对研究保持一贯的专注和深入。同时,他积极主动与自己沟通,虚心接受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研究思路,能够将每一次讨论和交流的结果充分融入论文的撰写中。最终,郭兆硕同学不但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而且论文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格式规范,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准,充分体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优秀的学术潜力。
本届两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获奖,不仅是他们个人努力的成果,也是教师们悉心指导所带来的显著成效,更彰显了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视以及严格管理下浓厚的学术氛围。回顾这场学术之旅,从选题的反复斟酌,到写作过程中的不懈探索,再到修改阶段的精益求精,每一步都凝聚着学生的认真主动、教师的谆谆教诲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展望未来,相信在学院的悉心栽培、教师的倾心指导下,更多学生将汲取经验,勇攀学术高峰,书写更加辉煌的学术篇章。我们期待着下一届毕业生能延续这份荣耀,创造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