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系统  | ENGLISH

新闻动态

我院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25年03月24日     作者:王乐     点击数:

 图:刘念、胡晓明、马思琪

2025年3月21日下午2:30,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在学院六楼报告厅召开了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旨在探索AI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应用与创新,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院长高伟、教学副院长雷莉、全院教师及教职工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书记院长高伟发表致辞,他强调,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学科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次研讨会携手合作,共同为国际中文教育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贡献力量。

    在主题报告环节,教师们围绕AI 赋能国际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教学副院长雷莉教授以《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未来》做了主题报告,她首先解读了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教育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并对全球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局势进行了深度剖析,然后她分享了AI 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成语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如语音识别、自动化评测和自适应学习等工具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中文的效率,展示了 AI 辅助平台“雨课堂”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应用效果。她表示,人机协同己成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教师群体要积极学习并利用好智能技术,勇于迎接挑战、投身变革、努力创新,共同开创国际中文教育的美好未来。随后,各位老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AI如何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实际教学。

何婉老师结合初级综合课的现状,指出教学模式单一、文化体验缺失、个性化支持不足这三点问题。而AI技术的引入将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创新性的思路。

李韵老师提出了关于AI在教育教学和学术写作中存在的伦理和规则问题,启发大家展开对如何合理、合规、合伦理地使用AI技术的思考。

张杰老师聚焦于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困境,探讨了如何利用AI 技术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胡畔老师以国际中文教育中非遗文化传播为例,与大家分享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思考,两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非遗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王燕老师展示了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设计高质量的教学素材,还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交互式学习场景与个性化学习体验。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发言,就如何更好地将AI 技术融入到国际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提出了宝贵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合理地使用AI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本次研讨会为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我院高水平师资队伍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创新精神,为AI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基地,未来将继续秉持国际视野,积极探索AI等新兴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为全球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